新闻网讯(学生记者 刘学强 学生通讯员 许建宝)中南大的故事如何挖掘?会议新闻怎样写出新意?“有声有色”的好新闻是什么样子的?12月18日下午,由党委宣传部主办、校报编辑部承办的校园媒体新闻培训交流会在文澜207举行,武汉晚报记者王震、楚天金报记者丁玥、长江商报武汉新闻部记者王碧涛作客我校,畅谈高校新闻采写的实战经验,校报学通社、广播台、文澜网以及各学院新闻中心的学生记者参加了此次培训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邓杨主持会议。
中南大每天都在发生不一样的故事,王震总结了从中挖掘新闻的三大公式:平常人+不平常事,不平常人+平常事,不平常人+不平常事。一些学生活动虽然办得出色,但却没有写出特色,十分遗憾,王震以学校品牌活动“交谊舞大赛”为例,指出标题如何表达更有吸引力。
会议新闻在高校新闻采写中十分常见,很多学生记者容易将会议新闻写成“流水账”。丁玥结合自身的采写经验,建议学生记者不要错过“节外生枝”,会议现场一个特别的细节也许就能成为新闻的亮点。采访前期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,如备好录音工具、获取会议相关材料等。
好的新闻不仅是对事件的简单描述,还要“有血有肉”、“有声有色”。王碧涛以《蛙》中的片段为例,指出要从颜色、动作、语言、声音、数量等角度有效地构筑画面感,让读者看到人物的体态特征、听到人物的语气声音、了解人物的经历喜好等。此外,王碧涛特别强调好的新闻必须有明确可靠的消息源,多方消息源能够使事实更加可靠丰富。
在自由提问环节,三位记者耐心地为学生记者们的新闻采写答疑解惑。“采访的时候,对于滔滔不绝型,要敢于打断,但必须注意礼貌;对于寥寥数语型,要善于抛出自己的观点,引导采访对象回答。”针对一位学生记者提出的问题“如何控制采访节奏?”,三位记者给出了自己的见解。最后,邓杨高度评价了此次新闻培训交流会,并对长期为我校新闻宣传工作做出贡献的学生记者们表示感谢。